close
〔何榮幸中國時報2010.06.16摘要〕 世界盃足球賽開打以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幾記精彩進球,而是英格蘭門將格林的「失手漏球」。然而,英雄與狗熊往往只在一線之間,成敗不必太早定論。
當年義大利世界足球先生巴吉歐的傳奇故事,值得讓所有球迷細細品味足球場上的人生百態。 悲劇,總是比喜劇令人難忘。德國坦克大軍的單場四顆進球,並沒在我的大腦記憶體佔去太多空間;
格林這記不該發生的烏龍失誤,卻一定會是南非世界盃留下的印記之一。也因為如此,沒人記得格林在對美國之役下半場,挽救的那記險球。
1993年同時榮獲歐洲足球先生、世界足球先生頭銜的巴吉歐,當年以瀟灑的馬尾辮髮型風靡球場,更是九四年世界盃最閃亮的球星。然而,巴吉歐在與巴西隊PK大戰時,踢飛的那記十二碼球,卻讓他瞬間從英雄跌落為狗熊。
如果巴吉歐經此打擊一蹶不振、不再相信自己,就不會有四年後的神奇「平反」之旅。九八年世界盃四分之一決賽義法大戰,又到了PK生死關頭,此時巴吉歐勇敢地第一個挺身而出,把四年前的奇恥大辱轉化為相信自己的動力,穩穩地為義大利立下首功。
雖然那場球義大利仍然落敗,但巴吉歐已讓自己在世界盃精彩謝幕。把場景拉回格林身上,他承擔起所有責任,並且強調「我得確保以後不會有類似事件發生。你知道,人生總有幾件難過的事。我之前犯過許多錯。但我很堅強,能夠捱過這次。」
格林仍然相信自己,格林沒有失去信心,甚至放棄自己,他還打算做另一個巴吉歐,在下一次機會來臨時──不論多久以後──堵住所有質疑者的嘴巴。
參考資料: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