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易志、陳世宗、洪祥和,何榮幸 中國時報2010.01.31摘要】當年「味精」是最夯的「走路工」,瀰漫著濃濃的「買票」味道。現在被美食作家抱怨偷工減料、破壞食物原味的「味精」,日本人引進後被台灣人發揚光大,位於台中沙鹿的味丹公司,已是橫跨兩岸三地、行銷140多國的「世界第一」味精工廠,征服不分膚色、族群味蕾長達半個多世紀。

回顧民國四十年代,台灣輕工業剛起步,民生物資匱乏,「味精」不但是生活必需品,更是具高附加價值禮物。當時味精以兩論價,一兩30元,價格極為昂貴,選舉時送半打香皂或兩盒味素來賄選,在鄉村發揮很大功效,味素遂成為盛極一時的搶手「走路工」。

沙鹿鎮協成商行經營者楊深波,發現味素市場的潛力,在民國四十三年創立味正食品廠,早期只有廿多坪、三名工人,後來引進醱酵法生產,更名味丹企業後更投入五千多坪廠房,民國75年產能突破四十萬噸,外銷量世界第一,讓昔日的「選舉走路工」搖身成為「外匯製造機」。

在日治時期到光復初期的「米糖體制」,種甘蔗製糖才是昔日台灣最重要經濟命脈。文史專家莊永明指出,以1901年出現的高雄橋仔頭糖廠為例,1907年即增資並發行股票,各地糖廠提供的工作機會、附設學校,讓許多人的一生都與糖廠密不可分。擁有90年歷史的花蓮光復糖廠,昔日養活上萬戶民眾。因水質純淨,民國48年開始製作冰品,風味絕佳打出名號,冰品部因而擴大營業,光是賣冰銷售額就可占年營收三成。

國際糖價大跌後,民國91年光復糖廠停工,因位於縱谷絕佳地理環境而轉向觀光業發展。廢棄廠房機具成了博物館,32棟日式木造單身員工宿舍,則是懷舊族的最愛,吃冰、散步、騎自行車或坐牛車、賞古屋,如今成為每年創造六十萬遊客的觀光金雞母。

至於廚房裡最無可取代的味道,則非「鹽」莫屬。三百年前,鄭成功的軍師陳永華(陳近南),在台南與高雄指導軍民淋滷曬鹽法,開啟台灣鹽史。此後一直到國民政府遷台,鹽一直是政府稅收的重要來源。時至今日,政府已不靠抽鹽稅過日子,民眾卻不能一日無鹽,鹽製品琳瑯滿目。

「鹽田靠日曬凝聚結晶,遇到無風無浪的日子,鹽滷上方會結出一層鹽花,有如隔層紗,阻隔陽光照射底部,須持竹柄打散鹽花,以免影響鹽產量。」七十歲的七股鹽場退休職員黃朝村,比畫早年鹽工的工作,如今「鹽花」卻是昂貴的結晶品,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隨著時代與科技進步,鹽已從調味料一躍而成化妝品、健康食品。台灣鹽博物館更發現,鹽的用途共有一萬四千多種。台灣的飲食文化也如同鹽一樣,多元發展、自由奔放,在新時代裡繼續引領台灣社會勇於創新嘗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