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淑珍 工商時報2010.11.08摘要〕智利銅礦工受困地下69天獲救的消息,近期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對於礦工生涯的高風險,過來人都有刻骨銘心的感受。
賴克富,是石礦公會總幹事,在他70多歲的生命中,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待在煤礦坑裡,他在海山煤礦工作時間長達23年,讓他成為台灣煤礦發展的「活歷史」,談台灣的煤礦業,不論產、官、學界都要聽他講「歷史」。
中國大陸的「稀土」優勢,不但「剋」日、也「抑」美。掌握稀土的中共當局,是有效的化「稀土」為有利的政治籌碼與經濟武器,也因而引發全球的「資源防衛戰」。
類似的資源戰爭,百年來不曾停歇過,只是隨著時代的不同、工業發展的程度不同、以及資源使用的不同,搶奪、防衛的資源也不同。
從1876年在基隆八斗子的第一個官礦開始,到2001年1月最後一個煤礦停採為止,這125年來台灣煤礦業的發展歷程,其實述說的就是百年來一場又一場的「資源防衛戰」。
百年前,台灣巡撫沈葆楨在現今仍能看到開採遺跡的八斗子,所開的第一口井,是台灣第一個、也是中國第一個以機械設備開採的煤礦。在海山煤礦工作23年、現為石礦公會總幹事的賴克富說,清廷是為了確保煤燃料的來源,在台灣大規模的開礦。
百年前,西方列強起,西方船艦東來日增,而當時船艦的燃料是以煤為主,然而西來船艦是無法攜帶過多的燃料煤,必須中途「加煤」。
擁有煤礦又是東西航線要衝的台灣,自然會成為西方列強「覬覦」的目標。當西方看到台灣時,清廷也為了與西方列強對抗,決定「以夷制夷」,要以夷制夷,就要有煤,於是,有了八斗子煤礦。
清廷為以夷制夷,在台灣大規模的開採,然而未能制夷反而在「甲午戰爭」中敗給日本,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日本為了有效控制煤礦與產能,頒佈了「礦業暫時規則」,限制開採,也限制產能。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6年因為日本國內出現煤荒,才在台灣大量開放煤礦開採,然而,大量開採的結果,在大戰結束後,造成煤產能過剩,煤價爆跌,但是又不能停止開採,只能轉而積極改善經營模式。
台灣煤產能過剩的情形,又因發生「濟南慘案」,在中國大陸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反日運動,也影響到台灣的煤銷往中國,煤更加滯銷。
接著又發生「九一八事變」,日本開始備戰,為戰時需要在台灣頒佈「重要礦業增產令」,並成立「台灣石炭株式會社」從事輔導產量,鼓勵增產。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可用人力與可用資材全數被日本軍方徵用,別說增產,煤礦幾乎陷入半停產的狀態,到戰爭後期更因為受到美軍疲勞式轟炸,所有煤礦都已陷入癱瘓狀態,直到戰爭終了。事實上,到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時,台灣的煤礦業依然是處於停頓的境遇。
國民政府來台後,為掌握經濟發展的「動力」,訂定獎勵辦法,不但提撥增產獎勵金,同時以企業貸款方式,鼓勵業者擴大增產規模。 這時期,煤,是台灣發展經濟的重要武器。
當時的時代背景是,煤,可以說是最重要的燃料,家庭燃料用的是「煤」球,軍隊撤退來台,要用軍「煤」,中國大陸的工廠遷台更需要用「煤」為燃料。 1950年代,台灣的發電主要靠火力,火力發電要用「煤」,「煤」因而成為台灣重要的經濟動力與產業。
只是,這樣的好景,也只維持了20年,之後逐步走下坡。其中原由說,關鍵有二,一是1970年代的第一次世界能源危機發生後,政府為減輕工業界油電成本,增加外銷競爭能力,採取低油價政策,結果導致煤業走向衰敗的命運。
1984年,是另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年,那一年發生的三次重大煤礦災變之後,政府開始逐步收坑,並連續修訂、頒佈「台灣地區煤業政策」與「就業安定基金條例」,輔導安全不良或經營不善的煤礦早日收坑、並安定其離業礦工的生活。
直到2001年1月裕峰煤礦收坑,台灣最後一個量產的煤礦結束,台灣百年煤礦業也就這麼走入歷史。
現在看到南僑集團會長陳飛龍,想到的肯定是美食,鮮少人知道40多年前,他每天在直徑1尺多寬的坑洞裡攀爬,當年他曾是煤礦的「礦工」。 提到錸德集團,大家想到的是光碟,同樣鮮為人知的是,董事長葉進泰也曾在煤礦場工作過。
雖然兩人都曾在煤礦場工作過,但原因不同,陳飛龍這位「礦工」,是老闆,因為礦場是他父親的產業;葉進泰是求職者,他不是礦工,是礦坑維修高壓電的工程師。
陳飛龍與葉進泰在煤礦場的生涯都只有兩年,兩年歲月中都發現煤礦場「非久居之所」,也因為那兩年的體悟,離開後也各自創造非凡的事業成就。
賴克富近幾年,看了蔣經國的各種傳記後才知道,原來,當年蔣經國在西伯利亞時,也曾經是礦工。
參考資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