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夕照淡水抹新妝 2.4..jpg

 【郭石城、唐嘉邦、朱芳瑤/郭石城中國時報2010.02.04摘要】台灣是海島國家,從戎克船(「JUNK」,即唐山帆船)到長榮打造遍布世界貨櫃船隊的海運王國,海島子民出航的快樂與成就,得從1860年淡水開港說起。孕育大台北的淡水河,百年前貿易興盛,往來廈門淡水間大小戎克船頻繁,主要河港包括艋舺、大稻埕、關渡、滬尾等地。

日本政府在淡水設置稅關(海關),戎克船沿著淡水河口至少可上行至艋舺(今萬華)。隨著淡水航運漸沒落,台灣光復後鐵公路交通建設延伸至淡水,淡水從商港轉型為觀光漁港,戎克船早已不復見。如今淡水碼頭遊艇日夜破浪競相出航,往返載客走訪漁人碼頭、八里左岸、關渡碼頭,出航的樂趣已導向觀光,大船入港已成歷史畫面。

從小在淡水長大的程許忠,回憶兒時情境,「那時淡水除了漁業以外,似乎沒有其他產業,觀光客也不多,因戒嚴時期海岸為管制區,民眾不得進入,就連淡水河出海口的兩岸,也在管制範圍內。」解嚴後,紅毛城、老街、滬尾砲台等觀光景點開始出現遊客,捷運通車後更帶動淡水觀光潮,成台灣最具特色景點之一。

程許忠指出,「自一百五十年前淡水開放成為通商口岸後,隨著洋人的到來,各國領事館、洋行、教堂等西洋建築在淡水處處可見,洋行成為淡水特色之一。」台史博助理研究員陳怡宏:「馬關條約割讓台灣,人民自救組織台灣民主國,遭日軍圍剿潰散,大總統唐景崧帶著巡撫印一路逃到淡水,藏匿在德記商行,半夜再偷偷搭上阿沙號德輪逃抵廈門。」

政大台灣史研究所教授戴寶村指出,台灣歷史發展與海洋形成密不可分的關係,航運在日治時代港埠建設基礎下,快速發展具全球性,不只承運國貨而已。長榮海運在創辦人張榮發手中成長茁壯,其個人特質與領導風格扮演關鍵性的角色,帶領長榮從台灣航向國際,其企業文化也展現了台灣的海洋精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