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摘要3.24.2010自由 羅斯提】愛情有種魔力,就是把自己變成另一個理想中的自己。有時是為了能與對方齊頭並進,有時則是盼望能給予生命另一種沾上甜蜜後的厚度。戀愛,為平凡的生活激起漣漪,至於波紋能散到何處?

《交響情人夢》電影版《交響情人夢 最終樂章 前篇》接承日劇結局,敘述千秋王子和野田妹到巴黎求學。千秋王子擔任擁有傳統歷史的盧馬列交響樂團新任指揮,野田妹則努力要通過音樂學校的中高難度測驗,希望自己能和學長千秋王子同台演出。

然而,千秋王子發現盧馬列交響樂團成員們散慢、懶惰,音樂水準參差不齊,要帶起這些團員表演,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

而野田妹雖然也是音感超強的鋼琴學生,但她很快地發現,音感強、記憶力好,其實離天才還有一大段距離。兩個在巴黎的愛侶逐漸發現理想與現實的差距;音樂上遇到的困境,也等同於愛情裡的寫照。

千秋王子在愛情與音樂間顯然只能專注一項,野田妹聆聽千秋王子在台上表演「巴哈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時,她發現自己想和千秋王子同台表演的夢想猶如癡人說夢,根本遙不可及,感觸良多而獨自落淚。那淚水是一種領悟,一種瞭解原來自己和所愛的人之間的「差距」

你期望能變得和對方站在同樣的水平線上,不管是生活價值觀、學經歷、興趣、脾氣個性,種種與生俱來的先天背景,都能透過後天磨合而產生共通點。野田妹的心酸領悟,並不在於她的雙手能否掌握樂譜間的樂理精神,而彈奏出動人樂章,而是和千秋王子的距離,是那麼遙不可及

過去,人們總愛用「門當戶對」作為一對愛侶應不應該在一起的基本設定。新時代來臨,這些愛人間的磨合,不也是另一種「門當戶對」的考驗?

其實有些天賦,本來就不是靠努力就能追趕得上的;愛情,也不見得是靠「努力」的指數,來決定兩人心跳頻率能否達到同燈同分。

《交響情人夢 最終樂章 前篇》點出了一般愛情片裡都避開不談的元素,也就是談論「我們是多麼不同的兩個人」。愛情的現實差距,需要理想來支撐冒險浪漫,但不需要因為現實分野,而否決相愛的機會。

李鈞震:

1.     野田妹如果一直注視著千秋,在意千秋跟自己的差距,那麼她的進步速度就會很慢;如果野田妹關心貝多芬、巴哈…等大師比較多,那麼野田妹的進步就會比較神速,要超越千秋也不是不可能。

2.     管理樂團當然很辛苦,問題很多,但是,千秋還是應該要把許多時間花在研究音樂大師、社會學大師、科學大師的身上,才能夠增長自己的智慧與能力,這樣子才會得到樂團團員真正的信賴與尊敬。

3.     相愛的二個人,如果每天眼對眼,過不久就會彼此互相討厭,憎恨對方。因為多數的人缺點都多過於優點,彼此互看的結果,互相學習彼此的缺點機率比較大。因此,二個人就會互相比爛,結局當然悲慘。

4.     無論任何人,要得到別人的愛,就要先得到別人的敬重;那麼自己就要保持跟大師學習、終身學習的生活習慣。

5.     為什麼台灣的國、高中國文老師,言行都不像孔子?因為沒有每天拿《論語》檢查自己的言行,所以跟大師的交流太少,導致言行舉止多半是模仿自己的父母或家人,當然就沒有辦法成為社會的表率,家人也就不怎麼尊重,學生也不會真的信任孔子 ── 最後立委就成為社會的亂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