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顏擇雅 出處:親子天下 工商時報2010.09.24摘要】   現代青少年愛上網、打電玩、迷電影電視,讀完《紅樓夢》的,反而變成稀有人類。怎麼樣重建一個書香社會,讓他們相信開卷有益呢?

    媒體上常指出青少年閱讀的三大殺手:網路、電玩、讓補習時間增加的教改。言下之意,是三殺手出現之前,台灣曾有過「年輕人都愛讀書」的黃金時代?

    我卻只記得黑暗時代,不記得什麼黃金時代。一直到上世紀末,圖書館才總算普及到各鄉鎮。「繪本」一詞尚未被鑄造出來的九○年代之前,家長心目中的兒童讀物只有《國語日報》和《東方少年》。

圖畫書,指的是《老夫子》、《小叮噹》、《娃娃看天下》。大多數高中生的課外書,僅限於租書店中那一冊冊被租到皮開肉綻的古龍、金庸、瓊瑤。    書店空間侷促,書種也少。選擇有限,出版業不發達,書店架上既沒有林徽音,更沒有愛蜜麗狄瑾遜和辛波絲卡,才會造成席慕容詩集的狂銷。

如果今天有哪個逛誠品的大學生不小心坐上時光列車,回到十五、二十年前的重慶南路或公館書街,一定會覺得他遇到的文藝青年都言語無味到極點

    事實是,現在的年輕人沒有閱讀習慣,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的父母師長也沒有閱讀習慣。之所以會冒出「 PowerPoint 閱讀者」這個新族群,原因並不是有了 PowerPoint ,而是很多人老早就懶得讀整本書。

    閱讀,做為一種生活方式,是最需要歷史滋養的。芬蘭、瑞典之所以閱讀風氣醇厚,早在1686年,瑞典的路德教會就頒布法律「男女貴賤皆需識字」。芬蘭當時是瑞典王國的一部分。

兩國既然掃除文盲最早,閱讀的根就扎得特別牢固,不止在上世紀經得起收音機、電視的千磨,如今也較能承受網路的萬擊。難怪在人均購書、人均閱讀時間等國際評比,兩國常名列前茅。

    巴西則是反例,遲至1990年代,政府才認真推動義務教育。這時收音機、電視都已經普及幾十年,人民就算識字,恐怕也不會想讀書。巴西才會在2006年被《經濟學人》封為「不閱讀之國」。

    別國的書香世家常有積累三代以上的藏書,台灣卻絕少,逛二手書店就可以發現這一點:在東京、倫敦、紐約,甚至發生過文革的北京,二手書店中往往不難買到二戰前出版的書籍,台灣卻很難。何故?

    詹宏志在《人生一瞬》中就寫到,他曾問父親,「你讀了那麼多書,為什麼家裡一本書都沒有?」父親答,「二二八事件後,到處在抓讀書的人,那些日文書都丟到古井裡去了。

打擊閱讀的,並不只有政治肅殺。終戰時的讀書階層讀的是日文書,戰後全面去日本化,不只代表買書、增加藏書對他們來說變得困難無比,整個世代也不可能藉著親子共讀,把閱讀的薪火傳給下一代,原因是語言隔閡。

至於隨國府來台的新移民也好不到哪裡。就算中國老家是汗牛充棟,戰亂中倉皇逃難,能帶出來幾本?

    台灣不只不像芬蘭、瑞典,在閱讀的發展上「贏在起跑點」,還在起跑之後重重摔一跤。上一代與上上一代的台灣年輕人之所以不愛閱讀,這個大斷裂、大摔跤其實是一大因素。

    既然上一代年輕人的課外閱讀只局限在租書店中的古龍、金庸、瓊瑤,這一代年輕人的閱讀習慣會經不起網路、電玩、補習的千磨萬擊,就太合理了。

    台灣在學校中推廣閱讀,本來就還沒幾年,黑暗時代還沒過去多久,可以發展的空間當然還有很多。閱讀風氣,絕不可能像孫悟空身上的毫毛,吹口氣,喊一聲「變」,就從無變有。知道這一點,大家在推動閱讀時也許就可以多些耐性,少說一些苛責年輕人的話。

        我認為許多人不讀書的最大原因,正是托克維爾筆下的民主制度一大弊病:「多數的暴政」。就因為買書藏書的勢力還比不過打麻將,貴婦收到書的禮物,才敢明白表示不悅:「喔,你咒我輸錢啊?」

    要改變這種人只有一種方式,就是讓愛書人「拚過半」。讀書必須變成社會主流,西瓜偎大邊,人多才能氣壯。講清楚,就是推動閱讀的陣營應該要了解,我們和不讀書之間進行的其實是一場「割喉戰」。怎麼割,當然是從中間族群著手。

        要改變這種人,必須先了解他們的資訊焦慮。應該要有人點醒他們,克服資訊焦慮的最好方式,並不是更多資訊,而是整合資訊的能力,也就是被 PowerPoint 剔除在外的那些:觀察、假設、驗證、引申、結論,整套的思考流程。

李鈞震:

  1. 台灣的知名人物、政客、演藝人員有誰是博學多聞?終身學習?五育均衡並重出名?相當地稀少。
  2. 如果各個政治領袖都沒有辦法當好學不倦的典範,那麼,新聞媒體的工作者就很難好學不倦,自然就不會宣揚、教導社會大眾好學不倦
  3. 好學不倦,是一種為人處事的基本品德。馬英九、吳敦義、連戰、陳水扁,誰以好學不倦出名?都不是!有的以不守信用出名,有的以白賊出名,有的輸不起出名,還有人以貪腐出名。
  4. 每一個家長都應該捫心自問,自己在家族與親朋好友之間,是不是以「好學不倦」出名?沒有這一種品德就是無法實踐《四書》的內容,當然身上就沒有儒家的生活習慣,當然不算台灣人。
  5. 教育部長吳清基,有沒有以好學不倦出名?沒有!有沒有以五育均衡並重出名?沒有!有沒有國際學術地位?沒有!那品德有沒有比顏回好一點?絕對沒有!
  6. 馬英九為什麼要選出這種貨色當教育部長?不是「上樑不正下樑歪」,就一定是「物以類聚」。
  7. 詩人,如果一輩子只研究文學,沒有勇氣去挑戰有機化學,當然不能算好學好學的人,一定勇於挑戰多元的文化;文化,當然包括所有的科技與學術。
  8. 現在是知識競爭的時代,一個人一生如果沒有具備卓越的雙專長,很容易就會被社會所淘汰;這時,因為沒有安全感,很容易就情緒失控、做錯決策、白賊、不守信用、貪腐。
  9. 教育改革的重點,不是聯考制度,而是家長與學校的老師一定要自我要求,具備卓越的雙專長。只要達成這一點目標,人就會理性而有自信,小孩子自然而然就會跟著理性走,自然而然好學不倦。

10.  依據人類學,所有的人類都不喜歡跟笨蛋生活在一起,會自然而然喜歡有智慧的人。學生不好學,也是一種自暴自棄的行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發覺他生活周遭的人都是笨蛋,而他又沒有辦法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

11.  「好學不倦、以身作則」,是基本的教育學原則,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當然這不是中國的主流文化),但是,在台灣這種高度競爭的社會當中,沒有「好學不倦、以身作則」的家長,這個家庭一定不健全

參考資料:

從六三三談主政之道

蔡英文提年政綱

新加坡小而美 台灣不鎖國也做得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