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25.2010 蘋果〕賞鳥達人陳儒東表示,五色鳥的身體為綠色,因頭頸間有黃、紅、藍、橙色而得名,啼叫聲則為「嘓、嘓、嘓嘓嘓」聲,猶如敲木魚,因此有「森林中的花和尚」封號。
五色鳥除了有繽紛的外型,在習性上也和啄木鳥一樣,選定枯朽樹木後,會啄樹洞築巢,孕育下一代,母鳥每次下蛋約3至5枚,雛鳥孵化後,母鳥會忙碌地叼小昆蟲進洞餵食。
圖中樹洞內的小鳥就是雛鳥,叼小蟲者為成鳥。除了小蟲,五色鳥平常的食物來源也包括樹的種子。〔圖╱John&Fish提供〕
五色鳥小檔案
學名:Megalaima oorti 體型:體長17~20公分
特徵:身體為翠綠色,頭頸部有黃、紅、藍、橙色
分布:自淺山至海拔2500公尺闊葉林
圖片來源:mychat.com數位男女、嘉義高工數位學習平台
黃鸝高市現蹤 國際關注〔摘要12.25.2010 蘋果 王勇超〕高雄野鳥學會日前調查世運主場館附近鳥類生態資源時,發現主場館周遭有一級保育鳥類「黃鸝」穩定出沒。
國際台灣觀鳥協會加拿大籍執行長喬安‧麥肯女士,昨下午特別前往世運主場館考察黃鸝棲息環境,確認高雄是台灣都會區中唯一有黃鸝固定出沒的地方,並希望安排成為國際賞鳥的行程。
高雄鳥會理事長林世忠表示,台灣現今大城市中,只有高雄市左楠地區的黃鸝族群數量最為穩定,近四、五年來,鳥會發現黃鸝出現的範圍包括左楠地區廣大的綠地、學校、及周邊的各營區,包括高雄中油廠區及世運主場館。
昨下午喬安在世運主場館勘查時,遇到一隻黃鸝飛過,當場引起眾人驚呼:「好漂亮!」林世忠說,最近在世運主場館發現最少兩對黃鸝,「呼籲政府相關單位要研擬保育措施!」
喬安是加拿大的賞鳥紀錄保持人。喬安表示,黃鸝是一種非常美麗且極度稀有的保育鳥類,「能在高雄市出現相當難得。」
黃鸝小檔案
學名:Oriolus chinensis 保育等級:第一級(瀕臨絕種)
特徵:雄鳥全身黃色,雌鳥部分綠色,過眼線較細
棲地分布:平原、丘陵、山麓及農墾地附近的闊葉林中
面臨問題:棲地受破壞,影響繁殖及人類大量捕捉
參考資料:單筒之神(洪董)飛羽攝影、flickr.com/盧裕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