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10.2010 蘋果 吳若權】中年子女,難免都會碰到至親病老的問題。如何學習臨終關懷彼此道別,是很重要的人生功課。最近剛好有幾位熟女朋友,碰到家中長輩罹癌的情況,有些病患甚至很快就離世了,悲傷與遺憾的情緒,久久無法平復。

當生命走到盡頭,彼此如何告別,是多麼重要的學習。 關於「生死學」,學校教得很少,自己學得不夠。無論是自己或至親,面對死亡,似乎都欠缺準備,於是接踵而來的驚慌、恐懼、悲傷、甚至是憤怒,很容易將理智淹沒,即使過程中盡心盡力,還是留下深刻的遺憾。

如果能夠學習去接受、面對死亡,驚慌、恐懼、悲傷、甚至是憤怒,都是正常的情緒,就比較容易找到安頓身心的方式,讓即將離開的人,和送行的親友,都可以互道珍重,彼此告別。

《當綠葉緩緩落下》伊莉莎白.庫柏勒.羅斯說:「死亡可以視為過度到更高的意識狀態,死後仍然會有知覺、理解、成長。唯一失去的是已不再需要的軀體。一如春天來到時收藏冬衣。」

「你會很高興知道所愛的人,仍然以某種方式存在某個地方,你們總會再見。」同時,她也教導讀者:學會與悲傷共存。悲傷,是一種力量、也是一種恩典

李鈞震:

1、 悲傷,大多數是一種負面的力量。悲傷,最大的好處是認清自己的無知、無能與愚蠢,這是一種智慧;但是如果沒有更高智慧的引導,「悲傷」會讓人長期處於愚蠢、自閉

2、 如果自己的身體不夠強健、健康,長期悲傷容易導致心肺功能障礙,甚至引發燥鬱症。

3、 平常多運動,學會幾樣擅長的運動項目,有助於鍛鍊自己的理性與身心平衡;遭受意外打擊時,比較能看開,情緒不容易失控。

4、 如果自己是有專業能力的人,必定具有社會競爭力,這有助於鍛鍊自己的理性與身心平衡;遭受意外打擊時,比較能看開,情緒不容易失控。沒有社會競爭力的人,容易失去理智,事實上,平常就已經很不理智了!

5、 如果自己平常的生活習慣就是依賴他人,一旦所依賴的人失去(分手、死亡或遠離)就很難去接受、面對死亡,驚慌、恐懼、悲傷、憤怒;接踵而來的驚慌、恐懼、悲傷、甚至是憤怒,很容易將理智淹沒,走上絕路

6、 如果自己平常生活都是獨立自主,在經濟、學習、生活細節、…上,盡量自我要求,自己DIY,面對死亡,就容易處於「理智」狀態,不容易情緒失控。如果自己是個喜歡動腦筋,追求創新,喜歡研發,那就更加「理智」了。

7、 如果自己平常就喜歡參與人權、環保、公益運動,追求過著「生態永續發展、生命可敬」的思想,那當然容易「理智」來生活,情緒不容易起伏。

8、 如果平常就習慣增進自己的藝術涵養,跟古今中外的大師精神相通,那當然非常的理智、冷靜,不會受死亡的威脅,持續保持「中庸之道」。

9、 沒有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的人,面對死亡,絕對會情緒失控;冷血,也是一種情緒失控。只要過著「終身學習、五育均衡並重」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死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