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達、朱方蟬、黃文杰/黃哲斌 中國時報2010.10.30摘要〕   日治時期結束後,台灣最早流行的電影是台語片,總產量高達一千多部,不但歌仔戲、布袋戲都搬上銀幕,當年還有「台語片金馬獎」,印證那個輝煌的年代。

    1956年,何基明與麥寮拱樂社的歌仔戲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大賣座,為台語電影打下基礎。隔年,中國時報前身《徵信新聞》就主辦第一屆台語片金馬獎,當時還舉辦十大最佳男女主角票選的「銀星獎」,參與票選民眾超過十五萬人。

    台語片金馬獎雖引發社會熱潮,但只辦一屆;五年後,官方主辦的金馬獎沿用同名,卻只准國語片參賽。

    《臥虎藏龍》編劇、資深媒體人蔡國榮回憶,「從1955到1960年,台語片產量高達178部,是國語片的三倍,迅速衝出台語片第一波榮景,金玫、白虹、小雪都是代表明星」,當時幾乎沒有片廠,多半因陋就簡或以歌仔戲布景拍攝,「等到李行的《王哥柳哥遊臺灣》一賣座,開啟隨後的系列喜劇作品」。

    蔡國榮表示,八七水災加上日片走私猖獗,先對台語片產生衝擊;等到台視開播,市場更加蕭條。

「台語片一度轉往東南亞發展,或與日韓跨國合作,例如白蘭與千葉真一、高倉健合演深作新二導演的《海陸空大決鬥》,同時出現國台語雙聲帶電影,如張英的《天下第一號》與李泉溪的《可憐天下父母心》。」

    有趣的是,當時也流行將暢銷台語歌曲以劇情重新包裝,拍成電影,例如《舊情綿綿》;而1937年就曾由日本導演與李臨秋合作拍攝的《望春風》,此時再度重拍,為台語片掀起第二波高潮。

為了搶拍,劇組多擠在北投取景,往往一家飯店有三部片在拍,兩、三星期就能殺青,「台語片愈發粗製濫造,出現走剪刀邊緣的黃色路線,加上政府以國語為尊的統治政策」,1970年代後,台語片漸沒落。

    除了台語片,影史上還有一部純客語電影《茶山情歌》,當年的女主角之一賴碧霞,曾是台灣紅牌的廣告配音員,加上她擁有國、台、客、日語多聲帶,因此被延攬至電台擔任主持人,並在節目中演唱客家民謠。    賴碧霞動念想將客家山歌搬上銀幕,於是投入編寫劇本。

「山歌對唱最難詮釋,只好到處看戲、聽歌甚至拜師學唱」,賴碧霞表示。因為這股熱誠,1965年,《茶山情歌》終於上映,遇上《梁山伯與祝英台》的黃梅調熱潮,而且是黑白片,「當年在客家庄戲院上映,大受歡迎,票房很好」。

    《茶山情歌》之後,因為政府推行國語,許多與客家族群相關的電影都以國語發音。對客語影視文化深入研究的客家電視台副台長湯昇榮表示,「在當時政治氣氛下,以鍾理和、鍾肇政的故事為背景的《原鄉人》與《魯冰花》都非客語發音;

直到張作驥的《美麗時光》有近半的客語對話、《不能沒有你》有三分之一客語對白,2008年的《一八九五》才算是第二部全客語發音的電影」。

    從台語片熱潮到一閃即逝的客語片,母語電影打下台產片光輝歲月,隨後才由華語片接手,寫下另一段曲折的看戲時光。

參考資料:雨果啟迪23 沒有自由就沒有一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