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宜儒、何榮幸/高有智 中國時報2010.10.12摘要〕   很多人以為京劇是1949年後隨著國民政府撤遷來台,只是外省族群的鄉愁寄託代表,其實大大誤解京劇在台灣的發展。

早從清領時期,京劇就曾在台灣開唱,想當年,京劇可是風靡台灣民間的生活娛樂。    鑽研台灣早年戲劇發展的戲劇學者徐亞湘表示,早從劉銘傳時代,清朝來台官員就從大陸引進戲班演出,但量少並不普及。

直到日治時代,現代化的進程快速,商業劇場興起,從淡水戲館、新舞台,到後起的永樂座,商人們接續引入中國戲班演出,「全盛時期大概有四十個戲班在台演出。」

    商人辜顯榮經營的「台灣新舞台」是日治時期最為知名的戲館之一,不僅接續引進了中國京劇戲班到台灣演出,還開啟了「巡迴演出」之路,讓各地戲館都有京劇可看,也使得「京劇」成了一種時尚風潮。已故的知名音樂家呂泉生,當年也是這股時髦風潮的參與者,最後還促使他踏上音樂之路。

    「我祖父那個人很絕的!怎麼就在日本人的鼻子底下買了個戲館,然後天天上演中華文化的戲,很大膽啊。」辜顯榮的孫女、目前是新舞台館長的辜懷群說,「那時候沒有卡拉OK,大人們聚會吃飯的餘興節目,就是表演唱戲,那可是流行風尚的代表。」

    根據統計,從1907年到1936年間,曾到台灣演出的上海京班就超過了四十個,辜懷群說:「那時候每團的團員大約五、六十人,但每團的船卻都來了二、三百人,那時台灣海峽被稱黑水溝,很多人怕來了根本到不了或回不去,都攜家帶眷啊。」

    那些來台唱戲的團員,最後在台灣落戶的、結婚的所在多有,台灣也開始有了本地的京班、開始學戲。

    日治時期京劇的繁華盛況,也是因為有京劇唱片的發行,在當時的唯一娛樂途徑廣播電台強力播送,本地京班興起,出現獨特的京劇面貌,同時影響台灣地方戲曲發展

    以日治時期成立的本地京班「廣東宜人園」為例,文化大學戲劇系教授徐亞湘表示:「他們雖然唱的還是西皮二黃,但口白腔調自台灣光復後,就順應民情改為閩南語或客家話,演出內容也以台灣觀眾習慣又喜歡的《三國志》、《楊家將》為主,並且以連台本戲的方式演出。」

    別以為只有「外省族群」愛聽京劇,1918年出生於士林望族台獨大老史明,從小就在祖母帶領下耳濡目染愛上京劇,成為日治時期台灣人與京劇結緣的見證。

史明說,「祖母什麼戲都聽,台灣歌仔戲、大陸京劇,只要有戲上演就會帶我去看。我自己也常去亭仔腳看布袋戲,看戲是我童年時期很重要的活動,也是我們祖孫兩人很重要的回憶。」

    「那時候京戲是在台北車站後頭的『新舞台』上演,我聽多了也開始上癮,到現在還是喜歡聽京劇。」史明始終保存著完整的京劇錄音帶,「不論在日本還是台灣,我都帶著梅蘭芳這些大明星唱的京戲錄音帶,這是我很重要的娛樂,但年輕人根本聽不下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