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吳敏菁/彰化 中國時報2010.03.29摘要】  檜木也能編帽子?百年前日本人就迷上這能讓全身籠罩芬多精的檜木帽,帶動鹿港刨木和編織業的發展,只是這獨特工藝,後來失傳。

全台最後一位製作「柴絲帽」的師傅黃錦昭和妻子施秀瓊,為了繼絕學,社區傳技藝,一人刨、一人編,希望「柴絲草」再滋長。

最後的檜木帽.jpg

    蓆帽,曾頂起台灣外銷的光環,但世人多只知大甲帽,遺忘了鹿港檜木帽也曾芬芳一時,外銷美、日。鹿港傳統木工發達,木工師傅捨不得將刨下檜木絲丟棄,才發明了撚絲,編成帽子,日本人大為驚艷,引介到日本,日治後期走向生產的顛峰,不過歷史太短,這產業在台灣幾乎沒留下記錄。

    文史工作者黃志農指出,檜木刨絲加撚,稱「柴絲草」,編織帽子,除了芳香,還有透氣、輕盈的優點,但就怕潮。檜木帽在1939年首度外銷,產量高達一百十五萬頂,一度魅力席捲,但手工比蓆帽還繁瑣,後來竟完全地絕跡。

    鹿港菜園里最後一位製作檜木帽的師傅黃錦昭回憶,半世紀以前,鹿港有十餘家專門製作帽子的工廠,帶動數千人從事這產業,年輕時看到表兄刨木撚絲,很感動這也能編帽子,握起刨刀,就投入這行。

   檜木帽沒落,黃錦昭年紀也大,但一看到檜木料忍不住想刨,太太施秀瓊看著刨絲成丘,閒來打編檜木帽。黃志農調查消失的地方產業,除申請登錄無形文化資產,社區也開辦編織班,除編織立體小玩偶,也為這鹿港獨有、風靡一時的產業,留下紀念。有圖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