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港社區 3.15..jpg

【郭石城/中國時報2010.03.15摘要】愛鄉土不是口號,更不能空有理想。淡江大學蘭陽校園資訊創新科技學系系主任林銀河,放下博士身段,返回宜蘭家鄉無尾港推展生態休閒社區產業,烘烤柴燒披薩,解說水鳥保護區豐富生態環境,全省各地慕名而來遊客,無不驚豔傳統漁村的蛻變。

    無尾港,位於宜蘭縣蘇澳鎮南端港邊里,舊稱馬賽港,是林銀河土生土長故鄉。1968年娜定颱風來襲,洪水氾濫沖積馬賽港,河道出海水域逐年縮小,成了一灘無法流入海的水域,生態環境為之改變,就是現今的「無尾港」。

    「我家族世代捕魚維生,父親、哥哥都是傳統漁民,小時候還曾與父親出海捕過魚」,林銀河回憶童年,漁村景象歷歷在目,「迄馬賽港成了無尾港,港邊社區漁業人口快速遞減,青壯人口不斷外移,一個即將沒落的漁村,老天爺卻賦予絕佳生態環境。」

    無尾港,因出海口的淤積,提供野生動物覓食棲息場所,每年秋冬季節成千上萬來自北方雁鴨群聚棲息。十年前台電公司計畫在這區域設火力發電廠,當時還在台北真理大學任教的林銀河為之錯愕,返鄉投入爭取設立水鳥保護區,成功阻止火力發電廠的設立。

    1993年九月,宜蘭縣府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畫設廣達102公頃無尾港水鳥保護區,成了台灣第一個水鳥保護區。「當社區有了水鳥保護,一開始住戶反而不了解,為什麼要設保護區?社區設水鳥保護區與我有什麼關係?迄社區成立協會,積極推動環境教育、發展社區產業,港邊社區漸展現農村新風貌。」

    社區總體營造起頭難,林銀河與現任社區理事長林茂松等有志之士、加上志工共同努力,除了設水鳥保護區解說中心,還規畫「阿公ㄟ工寮」、「阿嬤ㄟ灶腳」,更特殊的還有「阿祖的便所」,由社區住戶設計建造的乾式廁所,以木屑代替沖水,不但環保還可以堆肥。

    林銀河全心投入,另一半黃淑瑩不遑多讓。她採訪社區不同行業住戶,描述生活點滴,彙集成「百工生活日誌」,忠實記載社區廟祝、學校守衛、電信士、護士、漁船長、刑警、美髮師等各行各業生活經驗,喚起住戶生活記憶,共同推動社區發展。

    社區風貌不斷改變,原本保守的阿公阿嬤們,自主學習繪畫、加入導覽,社區圍牆掛著一幅幅創作,隨著畫作箭頭指引,就可以走到水鳥保護區,且畫中人物都是社區阿嬤畫像。林銀河笑稱:「成了畫中人物,原本有些阿嬤還會不好意思,觀念開通後,沒入畫的阿嬤還會不高興抗議呢!」

    港邊社區,祖先大都是平埔族及少數以海為生族群組成,琉球漁民也住過此地,因此社區迄今保留許多傳統石板屋。住戶也利用傳統石頭厝整修改建「願景館」,讓全社區所有小朋友都可以把心願寫帶卡片上。

    「我們社區都沒有7-11……」一位小朋友無奈地道出企求便利商店心聲。無尾港社區雖沒有叮噹便利商店,但水鳥保護區內擁有鳳頭潛鴨、琵嘴鴨、黃頭鷺、東方白鸛等170種以上台灣鳥類、及兩百多種水生植物與蝴蝶,豐富的生態是其他社區無法比擬的。

    脫胎換骨的港邊社區,兩年前獲選全國十大經典農漁村,最重要的推手林銀河並不以此為滿足。他認為除了生態環保,還需要多元經營來豐富社區產業,於是爭取經費,找來南非友人設計柴燒窯,再請台灣師傅依設計模型砌造成大磚爐,可以烘烤廿人份柴燒披薩,成了社區產業新賣點。

    大磚爐加熱時溫度達攝氏兩百度,具有高熱容特性,可以讓披薩吸收許多熱量,烘烤出香脆披薩。為增加趣味性,遊客可以DIY配料披薩,作成烘烤蔬食、培根、鮪魚、熱狗等不同口味披薩。    港邊社區從沒落的漁村,逐漸蛻變為觀光生態休閒社區,也讓住戶找回聚落共同記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