蚵殼說故事 2.6..jpg

【黃哲斌/中國時報2010.02.06摘要】社群藝術(Community-based Art)有時也被稱為參與式藝術(Participatory Art),意指與觀眾共同討論、創作的藝術,尤其強調在地社區的共同參與,而非藝術家主觀的發想靈感,形式上涵括繪畫、雕塑、裝置藝術、空間改造,甚至於音樂。

「社群藝術」的概念奠立於六○年代,以「社區導向、草根取徑」為主,由在地民眾表達關懷或議題,甚至期望藉由創作行動,將核心意念擴展為全國性議題。近年由於網路發展快速,出現以「網路社群」為訴求的「虛擬社群藝術」。

台北來的研究生、舊金山的藝術家、台南習藝的廟宇彩繪師,以及一群少有藝術經驗的雲林蚵農與學生,合力在沒有美術教師的台西國中校舍上,催生一幅三層樓高、台灣最大的蚵貝壁畫,這幅充滿社區參與感的作品,不但入圍去年的台新藝術獎,同時變成台西的重要指標。

「壁畫落成時,參與創作的台西國中學生上台說,藉由這幅壁畫,他們更了解自己的家鄉。」一手串起這件社群公共藝術的許秀雲說。許秀雲在台北長大,曾參加「反湖山水庫」等社會運動,也曾在公部門任職;2001年,她到美國舊金山自助旅行時,被街道上一幅幅訴說族群歷史、弱勢議題的壁畫所感動。

後來她在雲林科技大學攻讀文化資產研究所,與同學一起申請青輔會「台灣青年國際參與行動」的經費,前往舊金山的民間藝術中心,向當地著名的壁畫藝術家蘇珊.塞凡提斯,學習社區公共空間的壁畫製作。回到台灣,許秀雲開始思考,如何在雲林這個工農混合的邊陲縣份,留下一幅兼具地方性與公共性的壁畫。

於是,她找上原本在台南從事廟宇彩繪、後來轉型為蚵貝壁畫藝術家的蔡英傑,還有在台西養蚵的雲林縣淺海養殖協會理事長林進郎,他們決定結合台西當地的蚵農、新住民、國中生,共同創作一幅「蚵貝壁畫」。

蚵貝壁畫 2.6..jpg 

問題是,如何讓一群缺乏創作經驗的民眾,共同完成龐大的藝術作品?或者說,一幅公共藝術如何進入社區,引發群眾一起討論參與?許秀雲強調,「這幅壁畫不只是美觀的裝飾品,而是讓一些不容易被看到的人出來講話。」他們與台西國中校長林燦基商討後,決定以該校二年二班的學生,作為創作的源頭。

「養殖業者的年紀普遍偏高,因此要讓下一代學著去守護家園。」林進郎說。「我們希望從教育作起,從小朋友開始去改變,在他們進入社會、被功利化之前。」養殖蛤蜊的丁宗銘如此認為。由於教育資源不足,台西國中全校沒有專任美術老師,相關課程由家政老師陳愷徽兼代,而他正是那一班的級任導師。

於是,二年二班全班二十幾個同學,分成四組,從述說「我心目中的台西」開始,假日去魚塭蚵寮認識家鄉、再由嘉義大學美術系學生義務授課,直到畫出初步構圖為止,最後由蔡英傑整合四組作品,完成一幅有男性堅毅側臉、蚵婦辛勞背影、海鳥與竹筏的草圖,背景則是五支冒著煙的巨大煙囪,象徵台西面臨的工業化衝擊。曾參與反八輕及台塑煉鋼廠抗爭的林進郎、丁宗銘說,「就像建築平面圖有俯視、仰視等不同角度,這幅壁畫創造出更多介入議題的元素、更多討論的面向。」

另一方面,在收集素材的過程中,他們發現昔日海邊常見的西施舌、風螺、海瓜子等貝類,多年來因沿海汙染及人為造成的洋流改變,幾乎已消失無蹤,必須以外來或進口貨源替代。

好不容易,丁宗銘收集了一萬多個、二十幾種貝類空殼,一一沖刷清洗,再加上討海人常喝的保力達、台啤、蔘茸藥酒空瓶,他家幾乎變成資源回收場,「害我半年不想吃海鮮」,丁宗銘笑說。

2007年五月,壁畫動工了,先由蔡英傑爬上鷹架,在牆面描繪草稿,再由當地學生、社區民眾、大學生志工參與拼貼,把一個又一個貝殼分門別類貼上牆壁,而且常為了尋找一個大小、角度、種類都適合的素材,必須在空殼堆裡翻找半個多鐘頭。最後,再由蔡英傑逐一修整、上色。

透過動員參與,讓這個小鎮更有參與感,更多的是主動幫忙、貢獻素材的小朋友及阿嬤,還有一名貌似凶惡的壯漢騎車停下來,卻開口說:「這幅畫以後會變成一級古蹟」。壁畫落成後,這幅夾帶環境意識的集體創作,成為當地的特殊景點,不但是雲林縣政府推荐觀光行程之一、青輔會「壯遊台灣」的旅遊點,也是旅遊業號召「五感體驗」的招牌,「許多人因此第一次聽過台西、第一次來台西。」林進郎說。

它在台西人心中埋下種籽,這個占全台「蚵苗」產量三分之二,古時與台北、台中、台南齊名的海口港鎮,多了一個集體認同的象徵。甚至連出外人也不例外,這幅壁畫去年入圍百萬獎金的台新藝術獎,北上參展時,一位在美術館裡打掃的歐巴桑,看著展場裡一串串綴起的蚵殼,不由驚嘆:「我小時住在嘉義海邊,看到蚵殼只覺得是垃圾,原來它也是美麗的藝術品」。

最近曾到彰化王功、芳苑,協助當地蚵農反對中科四期的林進郎,解釋這片壁畫為何命名為「希望之海」:「台西人的希望都來自這片滋養我們的海洋,但願這幅壁畫永遠提醒我們,環境的重要性。」 【圖源張朝欣/台西報導/中國時報】

圖片來源:台西《希望之海》全台最大蚵貝壁畫

 

海安路地下街 2.6..jpg 

南市海安路 因藝術重獲新生 【黃哲斌/中國時報2010.02.06摘要】近年來,台灣由於社區意識抬頭,地方上出現許多藝術下鄉、結合民眾及地方資源改造社區的案例,最為人稱道的,包括台南市的海安路地下街及嘉義的大埔藝術造鄉

台南市海安路地下街於十幾年前開挖,地上則拓寬為四十米寬道路,但因工程失當及包商倒閉,地下淹水、漏水、糾紛問題不斷,期間曾延宕近十年,附近住家充斥著破碎牆面及建物,一度成為台南市的惡夢,直到2007年,台南在地女子杜昭賢開始以藝術改造當地景觀。

杜昭賢遍訪海安路的畸零街道空間與破落牆面,藉由里民說明會與街區居民溝通,最後選定十幾處牆面並獲屋主允許,再邀請不同藝術家創作了十七幅大型作品,期間不斷以說明會、記者會、座談會溝通創作理念,其中兩幅牆面更邀集一般民眾,分別以影像及文字,述說他們印象中的海安路。

這個龐大的藝術改造街區計畫,讓當地由斷壁殘垣,轉為充滿視覺驚喜的街道,也讓社區居民,藉由參與藝術過程,重新發掘家園的美好記憶,被譽為「化腐朽為神奇」,杜昭賢也因為這項「美麗新世界」的藝術介入空間計畫,獲得第三屆台新藝術獎的評審團特別獎。

 

大埔的藝術造鄉 2.6..jpg 

嘉義縣近幾年推動藝術介入社區的「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從藝術節、藝術家駐村、重點社區投入,逐步讓藝術與社區生活結合,讓專業創作者與在地民眾共同發想改造視覺空間,其中又以大埔的藝術造鄉最讓人注目。

嘉義大埔,位於曾文水庫旁,因為保護水源而限制開發,加上農業轉型的挑戰,於是在藝術家吳瑪俐的帶領下,開始邀請國內外藝術家駐村,與居民攜手合作,結合當地的觀光資源及環境思考,善用當地美麗原始的自然景觀,改造街道店面及屋舍、設置公共藝術作品,共同打造為台灣少見的「觀光藝術村」。

這個人口外流、僅剩約四千居民的客家山城,在藝術家與居民的共同參與下,創作一個又一個公共藝術品,例如擅長竹藤創作的王文志,帶領一群中年阿伯製作的公共造景「天梯」,成為大埔的視覺地標之一。【圖源:林冰芳】

圖片來源:莒光鄉公所布告欄

 

公民RSS-弱勢議題 街頭發聲 【黃哲斌/中國時報2010.02.06摘要】

●美國:洛杉磯長城。被視為「全世界最長的壁畫」,位於洛杉磯河的疏洪道上,全長七百多公尺,由墨西哥裔藝術家茱蒂斯.貝卡聘用包括少年觀護犯的上百位青少年,指導他們創作壁畫,參與者還有軍人、教師、法官、幫派分子等,題材則描繪當地居民、少數移民及婦女數百年來的故事。

●美國:水晶拼布。藝術家蘇珊納.雷西的著名創作,她在明尼蘇達州成立一個多達五百名志工、二十名員工及十五名藝術家的組織,策畫一系列作品,代表作《水晶拼布》是由430位介於六十歲到一百歲的高齡婦女,母親節當天在一座商場的挑高中庭進行表演,她們穿著黑衣,現場播放她們預先錄製的口述生命史,並隨著節奏一起變換如同拼布的手勢。表演結束後,其中十位婦女擔任種籽,將此一銀髮組織擴及全州。

●香港:藝術在醫院。「藝術在醫院」是一香港的藝術團體,源起於前香港藝術中心展覽總監何慶基罹患鼻咽癌,治療時發現醫院灰色空間過多,會加深病患壓力,病癒後透過藝術家及義工合作,在各個醫院改造環境,減輕患者的焦慮,已完成四、五十個作品,甚至衍生出講故事計畫、故事書出版及醫院畫廊等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