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魚藤坪斷橋 2.3..jpg

 【摘要2.3.2010.聯合/邱淑玲】三義,是「台灣木雕的故鄉」,也是苗栗有名的多霧之鄉,每年冬季東北季風吹起以後,從11月到隔年3月即是當地的霧季,山區聚落經常籠罩在濛濛白霧中,也造就三義詩意仙境般的美景。三義以木雕產業知名,也擁有獨特的鐵道古蹟,被譽為是「台灣鐵路藝術極品」的「魚藤坪斷橋」,也見證早年對當地造成嚴重災害的「關刀山大地震」。

三義,曾是北部平埔族「打哪叭社」居住地,早年全境幾皆是原始森林,並以樟樹最多。根據記載,三義的墾拓始於清乾隆年間,當時入墾者主要聚居鯉魚潭一帶,並有部分廣東客家人來到雙連潭、拐子湖及魚藤坪等地,以狩獵、採樟和伐木生活。現在的龍騰村,早年就稱「魚藤坪」,也是斷橋所在地,魚藤坪斷橋也稱「龍騰斷橋」。

龍騰斷橋,為舊山線鐵路上最重要的景觀,建於西元1905年,為日本據台時期興建,總長度200公尺。據說,日人為建這座鐵路橋,先在附近興建一座磚窯廠,以就近供應建橋材料。磚造的鐵路橋,在民國24年發生的「關刀山大地震」中被震跨,但從橋樑結構仍可看出日人對磚的要求品質極高,砌磚的精緻更可從斷橋拱形的磚塊疊砌方式和接合切角看出端倪,此即是所謂的「荷蘭式」砌磚手法。

在日據時期,這座磚造鐵路橋可是當時海拔最高、跨距最大達61公尺的鐵路橋,橋樑橫跨在龍騰溪上,由磚拱、鋼鈑梁和鋼桁梁構成,橋面距溪底50公尺,最特別的是「橋墩」完全不用鋼筋和水泥,紅磚和花崗石乃是利用石灰黏結而成,以平衡火車行駛帶來的震動。

這麼一座堪稱是工程奇蹟的鐵路橋,毀於1935年一場規模7.3的大地震,震央距此地僅五公里,魚藤坪200戶人家全被震毀,鐵路橋也重建為鐵橋。震災後僅留下北端六座、南端四座橋墩,形成著名的龍騰斷橋遺跡。民國88年的921強震,北端第一座橋墩再受摧殘毀損。

走過百年歲月的魚藤坪斷橋,猶高高聳立於村落綠木間,紅磚橋墩襯著冬日藍天更顯露出歲月滄桑,也成為遊人撫今憶古最佳去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