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錦芳/中國時報2010.01.10摘要】人生,有時充滿巧合。被尊為「竹科之父」的數學家徐賢修,兒子是國際知名天文學家徐遐生,兩人原都在美國工作,不約而同在58歲來台,先後擔任清華大學校長,為國內大學首見的父子檔。

追隨竹科之父1.10..jpg

徐賢修曾說,他的理想是「給年輕人一個未來」,這句話深深影響徐遐生,促成他追隨父親腳步來台,並青出於藍。十六歲就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讀的徐遐生,二十歲與指導教授林家翹共同發表「旋轉星系的密度波理論」,當時引發天文學大師們猛烈的批評,初生之犢的徐遐生即與大師們舌戰,如今成為諾貝爾獎熱門人選。

2005年,荷蘭最古老的學校萊登大學天文台將新發現的一顆小行星以徐遐生英文名字Frank Shu命名。去年十月,有亞洲諾貝爾獎之稱的「邵逸夫獎」把天文獎頒給徐遐生,以肯定他對理論天文學的貢獻。徐遐生在2006年二月卸下清大校長職務返回美國,以下是他近期返台接受訪談紀要:

問:你們父子都在58歲擔任清大校長,天底下怎麼會有這麼巧的事?

答:這純屬巧合。我不太相信有什麼命中註定的事。當時主要是李遠哲打電話要我回台灣參加清大校長的遴選,我舉出五個理由說明我不適合。不過,李遠哲堅持要我回來試試看。由於我們同時在柏克萊加大任教,有三十年的交情,他的要求,我無法拒絕,於是我就回來參加遴選。不過,真正促成我改變心意的是,2001年十一月父親突然過世,讓我有一個機會重新檢視自己的人生。

問:你父親生前贊同你回台灣擔任清大校長嗎?

答:其實,父親生前並不建議。我回台灣,就像當年我問他的,他也問了我同樣問題:「你在美國日子過得好好的,為何回台灣?」不過,父親過世後,我開始思考,他先前回台灣所做的一切,的確對台灣有貢獻。

當年父親要回台灣時曾告訴我:「Frank,你我都是教授,這是高尚的職業,教授唯一的責任是開創更好的未來。我要到台灣去,給這些年輕人一個未來。」這句話我從來不會忘記,因此後來我決定接受挑戰,做一個大的改變。

問:徐賢修當年為何到台灣擔任清大校長?

答:我父母都是浙江溫州人,父親自北京清華算學系畢業後,赴美留學取得布朗大學數學博士。自1965年起,父親應蔣介石邀請,多次來台協助教育改革。1970年八月,父親從美國飛來台灣,剛下飛機,報紙上已發布「徐賢修將出任清大校長」的消息,那時候他尚未答應這項人事派任。

由於戰亂的關係,父親在西南聯大讀書,1943年,我在昆明出生,由於是個很遠的地方,因此取名「遐生」。不久後,父親就到美國讀研究所,因此我在六歲以前是由母親獨力撫養長大的。母親總是提醒我,「不要跟程度差的人比,一定要跟比你優秀的人比。」

我六歲時第一次見到父親,小時候很怕他,記憶中,父親一直很忙,長大後才慢慢了解他是個熱心的人。我回台灣擔任清大校長主要受他的影響。

問:為何你十六歲就上大學?

答:我在四歲時,看到哥哥、姊姊上學去,也很想上學,經過測驗,我的程度可以上小學三年級,但母親不希望我超過兄姊太多,堅持讓我從小學一年級讀起。1948年,全家遷到台灣,曾住在信義區,我讀了一年小學,1949年全家移民美國,由於英語一句也不會,我又從小一讀起。所以總共讀了三次小一。不過,後來在美國,我曾跳級二次,十六歲上大學,總算「補」了回來。

問:你在廿歲發表天文學界的重要理論,當時大師們猛烈批判,你如何應戰?

答:那個滋味很不好受,壓力非常大。這個經驗給我最大的教訓:「專家不見得完全是對的,不要被他們嚇壞了。」最初大家以為我是個老頭子,看到我是個廿歲的小夥子,都嚇了一跳。我要特別感謝恩師林家翹,他非常穩重,他告訴我要去找別的方法證明我是對的。科學的進步要靠理論、觀察與實驗,事後很多觀察證明我當時的理論是對的。

清華大學,於1956年在台灣新竹復校,最初以核能起家,徐賢修在1970至1975年間擔任清大校長,先後成立理、工、原子科學三個學院,讓清大邁向完整大學。不過,徐賢修對台灣最大貢獻則是,在國科會主委任內,向蔣經國建議推動「新竹科學園區」,讓台灣工業脫胎換骨,成功發展出新一波高科技產業。

1973年五月,蔣經國任行政院長,徐賢修以清大校長兼任國科會主委。擔任理學院院長的沈君山、工學院院長的毛高文,經常聽到徐賢修提起「科學園區」的概念,如北卡羅萊那州以杜克等大學為中心的金三角,加州以史丹福為中心的工業園區(即今日的矽谷)。1975年,徐賢修率領一個代表團出國考察,回國之後立即向蔣經國建議創設台灣自己的科學園區,讓「台灣工業脫胎換骨」。

「這個構想從提出到落實,不知要克服多少困難。」沈君山在一篇紀念徐賢修的文章中指出,當時反對科學園區的人很多,徐賢修一開始所以選定新竹,因為有清大與交大可以提供一流人才,但軍方建議設在桃園,鄰近以國防科技為宗旨的中山科學院。徐後來聯合孫運璿、蔣彥士等人多次據理力爭,蔣經國終於同意設在新竹,並且由國科會主管。

1981年,徐賢修辭去國科會主委,轉任工研院董事長,並回美國定居。沈君山在文中指出,在一件對台灣高科技發展有相當影響的人事案中,徐賢修扮演關鍵角色。當時,工研院院長出缺,一位友人向徐賢修推薦張忠謀,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最後終於說服張忠謀回國,徐賢修最後是在印地安納機場咖啡廳與張忠謀碰面,並完成延聘任務。

參考資料:

卡內基美隆大學教授陳文成命案

消失28年筆錄曝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