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蘭 工商時報2010.12.17摘要〕   父母不必急著去找孩子的興趣在哪裡,時機到了,孩子會告訴你。只是當孩子告訴你時,你能放手讓他去走?

吳季剛成功最大的功臣是他的母親,她有勇氣抵擋別人的閒言閒語,保護吳季剛走跟別人不同、卻是他衷心喜愛的路。

    一位媽媽說,為了找出她孩子的潛能,她每天加班賺錢,送孩子去上各種才藝班。每個月3萬元的學費,她已經花了8年,但是孩子仍找不出特別的興趣。她問:「還要多久,興趣才會出現?興趣定型後,能改變嗎?」

    其實人的興趣一直在改變。小六與國一才差1年,他們玩的玩具就大不相同,孩子會隨著年齡、心智的成長而轉移興趣,甚至進了大學,興趣還會再變。

    1995年艾美獎得主彼得.巴菲特(股神巴菲特之子),就是幾經轉折才走上音樂之路。他有個朋友更厲害,幾乎每學期都在轉系:

大學一年級念的是機械工程,後來覺得工程太呆板,轉去念抽象的物理;念了物理後,又發現他最愛的其實是物理有秩序的模式,所以轉修數學;數學吸引了他兩學期,又覺得數學只空談模式,缺乏動手做的實際感,所以轉去念藝術;藝術仍不能滿足他,也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有藝術天分,又轉去念建築

建築既是藝術又是科學,建築的設計要用到物理和數學的知識,建築藍圖的繪製使他的藝術訓練可以派上用場,照講是很理想了;但是他又發現,很少人肯花大錢實現建築師的理想,反而要聽雇主的意見,覺得很挫折又想轉系。在念建築時,他發現對各種建材所表現出來的美感很有興趣,所以轉去念材料科學

    兜了一大圈,結果又回到了工程,但是這一圈的經驗使他變成獨一無二的都市計畫專家。他知道造型的美感、建材的選取會影響在裡面工作者的心情,因此開始做綠建築,所學所用,現在過得非常愉快。

所以,一開始的迷惘沒有關係,「遊蕩的人,未必都是迷路的人」(Not all who wander are lost.)。人生的路,只要好好走,沒有白走的

    彼得,彼得學鋼琴中斷過4次,從史丹佛大學退學去尋找,最後成為音樂家,並與父親一起在洛杉磯登台演出。那天他父親開玩笑說自己是來「驗收鋼琴學費的投資成果」。可見為了他學鋼琴,他父親也花了不少錢。

    人的興趣是要花時間去尋覓的,它可能隱藏在很多面具之下,但只要是真的,終究會浮現出來。反而是出現後,人不見得有勇氣去走這條路,因為這條路往往不容易走;人有好逸惡勞的天性,喜歡走阻力最小的路

        人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才會成功。這位媽媽可以停止送孩子上才藝班了,時機到了,孩子會來求你。

李鈞震:

1.      每一個人對「成功的定義」都不同;有的人認為要賺到錢,才算成功;有的人認為必須獲得高知名度;有的人認為必須驚世駭俗……。

2.      但是每一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身份」負責任,不同的年齡層、職業與人際關係,會產生不同的身份。兒子、母親、員工、丈夫…等身份都不同。

3.      不論有沒有找到興趣,每個人類都應該盡全力為自己人生路負責任,並且守信用。每個人也都應該盡量「以身作則」、說到做到

4.      每個人都有天生的優、缺點,找到自身的優點去發揮,很容易、很快就獲得成就感,也容易換得名與利。但是對提升「品德」不見得有幫助,反而未來容易驕傲自大、失去人生目標。

5.      古今中外的大師級人物,他們的一生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克服與彌補自己的弱點。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6.      弱點,必然是自己覺得很智障的地方,加倍辛苦努力卻不見得有具體的成效,這考驗一個人的恆心毅力、擇善固執、對真理追求奮鬥、長期忍受挫折與屈辱、為社會正義而奮鬥……,但是這種人品才是真正的高貴。

7.      許多從小被發掘的天才,很快就發現自己的專長與優點,很容易獲得成就感,當然自然會覺得那是他的興趣所在,但是人生也因此太順遂,沒有太多的困難與挑戰,所以五育發展不均衡,身心因此也不健康

8.      沒有發揮個人優點的機會,一昧的克服缺點,也容易導致人的挫折感過多,因而自暴自棄,五育發展不均衡,身心因此也不健康

9.      家長、老師不必為找出小孩的天分或興趣而特別努力,反而該多投資自己,訓練自己多才多藝、多專長,養成終生多元學習生活習慣。己達達人,只要提供小孩子多元學習與公平競爭的生活環境,就可以了。

10.  人類最基本的品德是:守信用、終生多元學習、社會正義感。不管這一生有沒有找到興趣,能對基本品德堅持到底,人生就算成功。

11.  瞭解自己有多少優、缺點,就是相當大的智慧;有勇氣去彌補自己的各種缺點,是相當了不起的品德;用自己的才華,去維護各種生態的永續發展,就是大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