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哲斌、高有智、謝錦芳、何榮幸,中國時報2010.12.05摘要〕台灣的礦產等天然資源有限,但歷代住民不乏移墾拓殖的冒險精神,從茶香之島到矽島,先人的實業基因一代又一代傳承,造就物阜民豐的美麗之島。

我們今天喝的烏龍茶,就必須感謝一位商人李春生;沒有他,我們或許只能喝印度紅茶。生於1838年的李春生是福建廈門人,父親是船伕,家境貧困。

李春生幼時受洗於基督教長老教會,雖然失學卻因能以英語交談,進入洋行擔任英商買辦,由於他聰穎好學,不到三十歲奉派到台灣,他引入福建安溪的茶種,在淡水推廣勸植,後來外銷紐約大受歡迎,一炮打響「台灣烏龍茶」名號。

    李春生因此成為北部茶業巨賈,被尊稱為「烏龍茶之父」,他與板橋林家林維源合力推展貿易,打造出千秋、建昌二街(今貴德街)的茶香榮景,並開拓煤礦、樟腦、米糖出口。

此後,他倡議修築鐵路、台北城、大稻埕堤防;而且他觀念新潁,率先鼓吹男子剪去髮辮、女性不再纏足,迄今台北貴德街仍有一處「李春生紀念教堂」,標示這位茶業鉅子的宗教貢獻。

    文史專家莊永明指出,「李春生關心世務樂作慈善,他以自己受儒家影響和身為基督教徒,對『西洋學術主流』提出批判,贏得『台灣第一思想家』的稱號」。

    談到台灣茶,吳文秀也是值得紀錄的奇人。1900年的巴黎萬國博覽會,是二次大戰前人潮最多的世博。當時中國的義和團造成朝廷驚恐,孫文的海外革命還一籌莫展,而台灣已經落入日本人口袋。就在此時,台灣第一位參加世界博覽會的吳文秀,頂著髮辮啟程前往花都巴黎。

    擔任台北茶商公會會長的吳文秀,當時才27歲,據陳柔縉研究,吳文秀「花了三十八天才搭船抵法,待了整整一年,四處發放宣傳單和相片簿推廣台灣茶;最後,台灣的烏龍茶經過審查官評判,與錫蘭茶同受博覽會金牌」。

    台灣人在醫學研究也有重大貢獻,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正是其中佼佼者。1921年獲得京都帝國大學醫學博士的杜聰明,返台後出任台北醫學專門學校教授及中央研究所技師,後任台北帝國大學教授。

    戰後,杜聰明是首位台籍台大醫學院院長兼教務長,台史博館長呂理政表示,杜聰明「在藥理學上有傑出貢獻,如從事鴉片、嗎啡、蛇毒等研究,發明減量弁毒療法及尿液檢查法,並自蛇毒中提煉鎮痛劑,自木瓜葉中製成赤痢病特效藥」。

莊永明則強調,杜聰明「一生貢獻於台灣醫學研究與教育,是『教授中的教授,名醫中的名醫,學者中的學者』,而且他直接指導四十餘位博士生,所以也堪稱『博士中的博士』。」

    至於戰後影響經濟實業最深遠的人物,應以李國鼎為首,李國鼎擔任經濟部長時,推動經濟持續成長,籌建石化、鋼鐵等重工業;後來積極推動資訊產業,並創辦資策會,引領本地進入高科技產業。

隨後又從國外引進創業投資制度,以協助台積電成立最具代表性,「綜其一生,李國鼎以財經和科技推動國家現代化的進程,深信唯有培育人才,才是國家建設的根本」。

    從李春生或李國鼎,他們代表的是本島住民刻苦冒險、積極進取的開拓精神;也為「台灣經濟奇蹟」的百年史,寫下最簡要與最豐饒的註腳。

參考資料:創世紀啟迪5 亞伯拉罕前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