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舒媚 中國時報2010.11.01摘要〕    新五都市長將在11月27日選出。從1920年代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活動」、1931年《台灣新民報》舉行「模擬選舉」、1935年首度地方選舉行使投票權。

到今日人人擁有神聖的一票,連選總統都可以,支撐台灣人爭取自由選舉的核心意念,就是民主台灣這片土地的命運,由台灣人民共同決定的意志

    台灣人當家作主的念頭,與百年的動盪密不可分。    1895年甲午戰爭導致台灣成為殖民地後,抗日運動不絕如縷。1915年余清芳發動的「噍吧哖事件」,導致日本總督府嚴刑峻法對待台灣人。

    1920年代的赴日台灣留學生及蔣渭水、林獻堂等人,則受到孫中山發動辛亥革命、日本倡行民本主義、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民族自決、共產國際成立等多元思潮洗禮,形成民主自覺、非武裝抗日的風起雲湧年代,多元社會力前仆後繼出現。

在宜蘭出生的蔣渭水,四歲時台灣因甲午戰爭成了日本殖民地。本名「蔣鴻章」的父親不恥與簽訂《馬關條約》的李鴻章同名,要大家往後叫他「蔣老番」,且不讓蔣渭水受日本教育,將其送入漢學私塾。蔣渭水第四代,也是唯一和蔣渭水一樣當醫生的蔣寶彰說,蔣渭水的漢民族意識是這時養成的。

蔣渭水在1910年考入台灣總督府醫學校,隔年孫中山發起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民族自決。畢業後在台北大稻埕開設大安醫院的蔣渭水,一路深受辛亥革命、民族自決及後來日本民本運動的影響。

蔣渭水有感於台灣人受歧視,投入非武裝抗日,並接連開啟了啟蒙台灣民主的四大志業─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報、台灣民眾黨、台灣工友總聯盟

「台灣的醫生、知識份子至今特別關心政治,就是受到台灣文化協會的影響。」現任「蔣渭水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的蔣朝根說,1920年代台灣留日學生發動非武裝抗日行動,蔣渭水在隔年成立文協呼應,結合了林獻堂、蔡培火、賴和、林幼春等響噹噹人物,並發表了著名的《臨床講義》一文。

兩年後蔣渭水更發行《台灣民報》,蔣朝根說,「蔣渭水當時以社論『豈有不許言論自由的善政嗎?』直陳『束縛言論的自由,便是惡政的證據。』要求准許台灣人設立言論機關,《台灣民報》也因此成為當年啟迪民智的窗口。」

文協後來出現左右路線分裂,蔣渭水與林獻堂另起爐灶創立台灣民眾黨,成為台灣第一個、也是日治時期唯一政黨,但右派領袖林獻堂其後退出,左派領袖蔣渭水則再組台灣工友總聯盟

蔣渭水以「同胞需團結,團結真有力」帶領台灣人要求罷工權、協商權、組工會,蔣朝根強調,「日本人當時最怕這個,認為這會製造台灣人與日本人的對立」。

「蔣渭水出身貧寒,屬於新興知識份子,事實上是同情被壓迫者與基層工農階層的。那個年代,知識份子接收的世界潮流是左傾,『不左傾就是沒良心』,這也是為什麼蔣渭水會同情左派孫文搞的辛亥革命。」

蔣渭水為搞革命散盡家財;又先與右派的文人雅士辦報、組黨,後和左派的農人、工人搞群眾運動,一生精采傳奇。

蔣朝根表示,蔣渭水對他最大的影響,就是體認「堅持到底的精神,比任何物質生活都重要」。「蔣渭水現象」也開始得到台灣社會跨世代的理解,從而在這片他熱愛的土地上繼續流傳。

    台灣光復後,歷經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雷震案等歷史悲劇與威權壓制,民主自由的火種深埋土中,但郭雨新等「五龍一鳳」仍在省議會努力發聲;直到1979年美麗島事件震驚海內外,也催化了台灣民主轉型的腳步。蔣經國總統在1987年宣布解嚴,台灣的民主也開始解凍。

    李登輝總統任內完成國會全面改選、廢除動員戡亂體制等民主里程碑;到了1996年,台灣人民終於首度直選總統,建構國際矚目的「寧靜革命」民主工程,並在2000年、2008年完成兩次政黨輪替,在民主鞏固階段努力前行。

    1920年代因抗日而起的民主自覺潮流,火炬是由日本的台灣留學生點燃,鮮為外界所知,促成《台灣青年》雜誌出刊的臨門一腳,是本土實業家蔡惠如的一千五百圓。

    蔡惠如曾外孫媳、前《新新聞》出版部總編輯謝金蓉指出,出身台中清水的蔡惠如,當年其澀谷寓所和林獻堂在巢鴨的雨聲庵別墅,是東京台灣留學生常常出沒的地方。

    1920年一月十一日,留學生在蔡惠如澀谷宅邸組成台灣人第一個政治組織「新民會」。大家一致同意創辦《台灣青年》雜誌,但留學生多阮囊羞澀,謝金蓉說,「那時大家根本無法寄望第一期何時能出刊」。

    後來蔡惠如必須前往北京談生意,但臨行前在東京火車站,悄悄地從身上取出一千五百圓給林呈祿(日後《台灣青年》總編輯、《台灣民報》編輯),囑咐他「你們可將此款充作創刊之費,雖是發刊一、兩號亦定要實行。」

    一千五百圓是筆不小的數目(1929年時,台灣男性在官公營工廠月薪約為30圓),蔡惠如當時財力已不如以往,甚至快要「自身難保」,還是堅持拿出這筆錢。謝金蓉強調,因為俠義的個性,以及跨國做生意、親眼見過孫文等革命家的視野,讓他清楚這筆錢的重要性。

    監委黃煌雄曾指,蔡惠如的一千五百圓,在台灣近代非武裝抗日運動史上意義深刻。因為這筆資金催生出《台灣青年》,使留學生與本土菁英匯流,也才能繼之以日後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活動」、《台灣民報》等運動。

參考資料:尼斯貝啟迪51 政治知識份子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