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16.2010葉虹靈 蘋果】司法官訓練所長林輝煌,接受自由時報專訪,談法官進退與司法獨立。我們翻開舊報,看到當年服預官役而出任美麗島大審軍事檢察官的林輝煌,在法庭上編造被告們訂有「長短程奪權計劃」;

甚至對於今日眼光觀之,不過是言論自由與公共秩序的爭議,卻用「非法顛覆政府且著手實行」的重罪加以起訴,扼殺民主運動火苗。平步青雲多年後,如今高談法官適格問題:「唯有促進司法的人格、正直、價值,才能獲得人民對司法的信賴」。今昔對照,何其諷刺

由於台灣在民主轉型的過程中,並未將追究威權時期,國家機器濫權或侵害人權的責任放入政治議程。民進黨政府上台後,當年的加害者或執行者持續在體制內飛黃騰達,即使台灣已經民主化多年,也未嘗聽聞他們有絲毫的反省或檢討

不只官方有責任,社會對於追究歷史真相也相當冷漠,更遑論從中反省。例如馬政府在2009年組成歷來層級最高的專案小組,重新調查林宅血案與陳文成命案。「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等團體,在立法院與立委召開公聽會,質疑報告敷衍了事且疑點處處,在社會上卻幾乎沒有引發任何討論或關切。

觀諸各國處理轉型正義經驗,有大批將前軍警人員送上法庭者,有削減情治人員退休金者。各種處置多會引發社會議論,鮮少有像台灣這樣集體無視或遺忘的案例。政權轉型情勢不同,處理手法也各異。

對於體制內不同位置、層級的加害者或執行者,社會該如何面對,給予清晰的倫理、道德的歷史評價?甚至是否要進行法律追溯等,都需要累積討論與共識,這是建國百年前夕,台灣社會需要補修的民主基礎課程。

美麗島案的軍法官,幾乎都仍活躍在各領域。如果我們可以在美麗島大審的展覽中,看到這些軍法官告訴社會,當年他們在加害體制中扮演什麼角色,是否曾經有所掙扎,如今的檢討或回顧為何等,應能深化社會對於威權統治的討論。

在加害者或執行者坦承說明真相與反省後,我們才能有血有肉地、面向未來地回望這段歷史,重新確認台灣社會對於民主人權價值的擁護,並非口號,而是社會集體深思熟慮的抉擇。【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執行祕書】

參考資料:台灣人權報告書66 受難人數達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