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台灣史記 (16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何榮幸、謝錦芳、高有智,中國時報2010.12.25摘要〕   台灣民間的多元信仰,長期孕育豐富鮮明、極具生命力的宗教文化。

    台灣各地媽祖廟林立,「馬公媽祖宮」的歷史地位,堪稱為「台灣第一座寺廟」。「媽祖宮」位於澎湖縣馬公市的正義街上,亦稱「天后宮」、「天妃宮」,不僅是當地信仰的中心,也是「馬公」地名的由來,在1604年荷蘭人被明朝擊退到澎湖時,就已經存在。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謝錦芳、何榮幸、高有智,中國時報2010.12.19摘要〕   台灣經歷過無數次的風災、地震、洪水與土石流的侵襲,使得山河變色,無數家庭從此天人永隔。

老一輩的記憶中,發生於1959年八月七日的「八七水災」,為戰後台灣最嚴重的水患。艾倫颱風帶來的豪雨,一夕間沖毀許多道路與橋樑,中南部十三縣市受重創,上千人死亡與失蹤,二萬七千多戶房屋全倒,卅多萬人無家可歸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謝錦芳、何榮幸、高有智,中國時報2010.12.17摘要〕   百年來,這塊土地上的人民經歷多次戰爭與衝突,嘗盡生離死別的痛苦,這些都是不該被遺忘的歷史。

    清朝時期,台灣原住民並未納入清廷管轄;日本人看到山區木材、樟腦等龐大利益,於是在1910年發動『五年理蕃計畫』,採取武力鎮壓。台史博館長呂理政指出,「這項計畫改變了原住民百年來的命運。」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謝錦芳、何榮幸、高有智,中國時報2010.12.13摘要〕1920年代台灣人民為了設置議會而請願;七十多年後,1996年終於直接選舉總統。這一條前仆後繼的民主路,已充分展現台灣人民希望當家作主的意志。

    1921年元月卅日,霧峰林家後代林獻堂187人發起「台灣議會請願運動」,向日本帝國議會貴族院、眾議院提出請願書,要求在台灣成立擁有立法權的議會,類似英國之於澳洲、加拿大的自治權。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哲斌、高有智、謝錦芳、何榮幸,中國時報2010.12.11摘要〕   台灣邁入文明社會的進程中,有許多精彩的傳奇人物,更有不少堅韌的台灣女性,扮演獨特的社會角色。

    日治時期,台共領導人謝雪紅被視為一代奇女子。當時還有不少女性引領風騷,例如台灣第一位女醫生蔡阿信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哲斌、高有智、謝錦芳、何榮幸,中國時報2010.12.10摘要〕    早在王建民與郭泓志揚威美國大聯盟、盧彥勳打進溫布頓八強、曾雅妮勇奪LPGA年度最佳選手前,無數台灣健兒已在運動場上締造充滿輝煌氣魄的傳奇。

    回首百年,台灣運動員的最高成就首推楊傳廣,他不但是首位在奧運奪牌的台灣人,更在奧運主流項目田徑賽事大放光芒,與繼之而起的紀政成為台灣男女選手的永恆標竿。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哲斌、高有智、謝錦芳、何榮幸,中國時報2010.12.09摘要〕台灣歷史上有不少作家與畫家,他們以筆為鋤、以紙為田,埋首勤奮耕作,記錄著土地與人民的美麗哀愁,凝結成史詩。

1894年在彰化出生的賴和,本職是醫生,曾在故鄉開設醫館,不收窮苦病患的醫藥費;行醫之餘,賴和勤於寫詩,後來加入林獻堂的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一度入獄。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哲斌、高有智、謝錦芳、何榮幸,中國時報2010.12.08摘要〕台灣舞蹈領域,蔡瑞月有著最動人的生命故事。

1921年民風保守年代,出生於台南、從小就喜愛跳舞的她,台南第二女高畢業後,就負笈東瀛,跟隨日本現代舞之父石井漠等人習舞,二次大戰期間,隨著舞團巡迴各國表演。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哲斌、高有智、謝錦芳、何榮幸,中國時報2010.12.07摘要〕   唱歌是心情的抒發,流行歌曲往往能反映時代的集體氛圍。台灣百年來,也有不同旋律、不同歌聲,在不同的時空裡迴響繞樑。

    李臨秋生於1909年,十六歲就進入永樂座戲院當「給仕仔」(茶僮)。雖然他只有小學畢業,但因聰穎努力,在當紅辯士詹天馬的鼓勵下,他一方面幫戲院謄抄劇本,另一方面開始創作電影主題曲的歌詞。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哲斌、高有智、謝錦芳、何榮幸,中國時報2010.12.06摘要〕台灣是一個移民社會,數百年來不同的外來文化如同海濤,一波又一波刷洗、拍打這個島嶼。無論是宗教、醫療、實業、娛樂或體育,處處都能看見外籍人士留下的深刻足跡。

    出生於1844年的馬偕,是加拿大長老教會牧師,擁有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學歷,卻立志到東方傳教,28歲落腳舊名「滬尾」的淡水,因為喜愛當地背山面海的風光,此後近三十年間,幾乎都奉獻給台灣。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哲斌、高有智、謝錦芳、何榮幸,中國時報2010.12.05摘要〕台灣的礦產等天然資源有限,但歷代住民不乏移墾拓殖的冒險精神,從茶香之島到矽島,先人的實業基因一代又一代傳承,造就物阜民豐的美麗之島。

我們今天喝的烏龍茶,就必須感謝一位商人李春生;沒有他,我們或許只能喝印度紅茶。生於1838年的李春生是福建廈門人,父親是船伕,家境貧困。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要12.5.2010自由 盧世祥〕五都選舉落幕,民主政治是否因此更成熟穩健?政治人物面對落選的立即反應,最能表現民主素養;臨危授命參選台中市長的蘇嘉全,奮戰半年,僅以三萬票小輸連任的胡志強。

開票之夜,他一方面向失望的支持者抱歉努力不夠,沒能勝選,也宣布已經打了電話恭賀胡志強,希望胡未來好好照顧台中市民。蘇嘉全克制自己感情、安撫支持者、恭喜對手的第一時間反應,十足表現在民意之前謙卑,凸顯個人絕佳的民主素養及風度。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哲斌、高有智、謝錦芳、何榮幸 中國時報2010.12.04摘要〕數百年來,台灣歷經荷蘭殖民、滿清帝治、日本軍國主義國府威權統治,直到今天成為民主體制國家,一路蜿蜒曲折,有幾位在漫漫暗夜敲鐘的啟蒙者,絕對是台灣邁向民主、自由、覺醒的長路上,不能不記住的名字。

    蔣渭水,台史博館長呂理政認為他是「日治時期台灣政治社會運動代表性人物」,文史專家莊永明更強調,「蔣渭水在台灣自覺年代的啟蒙、政治、社會運動的貢獻,成了台灣人追思的典範;他書寫的〈臨床講義〉,至今仍是擲地有聲的台灣『診斷書』」。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文信、鄭閔聲/楊舒媚 中國時報2010.11.30摘要〕    解嚴至今,台灣民眾用選票對威權時代錯誤進行了「平反」,更完成了兩次政黨輪替。

但台灣民主之路必須持續深化與鞏固,還原威權時期侵犯人權真相、修改不合時宜法令、致力各族群和解等「轉型正義」工程,仍有待社會各界共同努力。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舒媚、周志豪 中國時報2010.11.29摘要〕民主時代,誰都嚇不了誰。威權時代可不是如此,執政者為了鞏固政權,會以各種方式恫嚇人民順從聽話。

    1923年發生的「治警事件」,是日治時期台灣人非武裝抗日遭受的第一次集體政治迫害    林獻堂等人在1921年發起「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活動」後,蔣渭水、蔡培火、陳逢源1923年到東京成立「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本部,大肆活動。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舒媚、曹婷婷、廖肇祥、張士達、何榮幸 中國時報2010.11.28摘要〕沒有選舉的年代,人民只能反抗殖民政權、高壓統治以爭取自由民主。日治時期的「礁吧哖事件」、「霧社事件」悲壯慘烈,見證了台灣人民反抗的意志。

    1915年在台南縣玉井鄉虎頭山發生的「礁吧哖事件」(又稱西來庵事件),是抗日規模最大、犧牲人數最多的一次民變。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舒媚、高有智、何榮幸,中國時報2010.11.27摘要〕   未滿廿歲的學生雖然沒有投票權,但從日治時代到解嚴,學運一直在台灣民主歷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1913  年,同情孫文革命的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台大醫學院前身)學生,對袁世凱恢復帝制非常不滿,當時恰好開始講授細菌學,「蔣渭水就策畫,由杜聰明把培養的霍亂菌藏在溫水瓶中,然後派杜與翁俊明到北京水源地下毒『毒殺』袁世凱。」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舒媚、陳文信、曾薏蘋/中國時報2010.11.24摘要〕    台灣人民已經習慣上街頭表達理念,選舉前夕更是如此。從反抗威權爭取公平正義到要求貪腐總統下台,人民從街頭發出的怒吼,一次又一次撼動統治者的正當性。

不同的是,早期街頭運動充滿悲情色彩,近年則逐漸轉為嘉年華式歡樂氣氛。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有智、楊舒媚、何榮幸,中國時報2010.11.22摘要〕   一個社會無法透過投票落實民主時,往往透過文學吐露對於自由的渴望。楊逵「壓不扁的玫瑰花」精神,是日治時期前輩作家展現反抗精神的真實照。

        日治時期,具有強烈民族意識的文人,成立「櫟社」「南社」「瀛社」等詩社。但1910年後,漢詩詩人養成每下愈況。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舒媚、呂昭隆,中國時報2010.11.21摘要〕    喬治.歐威爾的小說《一九八四》,「老大哥在看著你」(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是極權統治監視個人隱私的代表名句。台灣的「老大哥」警總,在戒嚴時期人人聞之色變,直到現在,非法監聽都還是政壇熱門話題。

    1958   年成立的警備總司令部,係威權時代政府控制打擊異己的工具,第一任司令是黃鎮球上將。其任務包山包海,從監聽、郵檢、檢肅流氓到入出境管制,並以懲治叛亂條例之名,抓「匪諜」與思想犯。

earthkf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